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365站群“最近嗓子疼、头晕、浑身没劲,是不是又感冒了?”今年冬天,这种疑问在不少人心里盘旋。可别大意了,可能不是普通的感冒,而是甲型流感! 尤其是最近,全国甲流感染率正在蹭蹭上涨,医院里排队挂号的场景多得像过年赶庙会。 有人发烧烧得睡不着,有人咳嗽咳到喘不上气,甚至还有人因为拖延治疗引发重症。 话说回来,甲流到底有多严重?哪些症状一冒头,你就得警惕了?这篇文章,咱就掰开了、揉碎了,把甲流的“真面目”给你揭开。 咱先说一句,要是你或者家人最近出现以下5大症状,十有八九是甲流来了!别嫌我吓唬人,接着往下看。 甲流为何如此“嚣张”? 今年的甲流,来势汹汹。 这回的病毒是什么来头?咱们先说个大实话,甲流其实年年都有,但今年的形势有点不一般。根据中国疾控中心的最新报告,去年年底开始,甲流病例逐渐攀升,高峰期预计会持续到春节后。 不少学校、公司甚至家庭都爆发了群体感染,一人中招,全家遭殃。 甲型流感,简单说,就是流感病毒中的“狠角色”。它比普通感冒更凶猛,传染性也更强。 尤其是今年的病毒株,以“甲型H1N1”为主,传播速度快,症状重,稍有不慎就可能拖成重症肺炎,甚至危及生命。 你知道甲流比普通感冒强在哪吗?普通感冒可能就是流鼻涕、打喷嚏,吃点药、多喝水就能好。 而甲流往往症状凶猛得多,发烧、头痛、肌肉酸疼这些症状一上来,能让人一整天都爬不起来。 注意!这5大症状出现,说明八成是中招了 接下来,咱就说重点了。 甲流有啥“典型信号”?医生总结出以下五大症状,出现两三个,就得赶紧去医院看看了。 1.高烧不退,甚至超过39℃ 甲流的标志之一就是发高烧,而且烧得猛,退得慢。普通感冒发烧一般维持在37℃到38℃之间,持续一两天就能缓解。 但甲流的高烧往往直冲39℃甚至更高,伴随头痛、怕冷、全身发抖,吃退烧药也难管用。 有些人还会出现“烧糊涂”的情况,比如意识模糊、反应迟钝,尤其是孩子和老人。 如果高烧持续超过3天,或者退烧后又反复发烧,那就得警惕了,可能是甲流引发了并发症,比如肺炎、脑炎。 2.剧烈咳嗽、嗓子疼 甲流的另一个“老熟人”就是咳嗽,而且是干咳、阵发性咳嗽,咳得人胸口发闷,甚至喘不上气。有些人会伴随明显的嗓子疼,喝水、吃饭都不舒坦。 这和普通感冒的咳嗽不同,甲流的咳嗽更猛烈,持续时间更长。 如果咳嗽到胸口疼痛,或者嗓子明显红肿、化脓,那可能是病毒侵袭了呼吸道,引发了气管炎甚至肺部感染。 3.全身酸痛、乏力 “浑身像被车碾了一样”,这是不少甲流患者的共同感受。 甲流病毒会影响全身的肌肉和关节,引起明显的酸痛感,有些人连抬胳膊、迈腿都费劲。 再加上发烧和病毒代谢的双重折磨,人会感到特别疲惫,哪怕躺一天也恢复不了力气。 ![]() 这点和普通感冒差别很大,普通感冒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的酸痛,顶多是有点没精神。 而甲流的乏力感往往持续好几天甚至十来天,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4.消化道不适:恶心、呕吐、腹泻 不少人以为流感只影响呼吸道,其实甲流还会“偷袭”消化道。特别是儿童和老人,感染甲流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腹泻的症状。 这些消化道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吃坏了东西,但实际上是病毒侵袭了肠胃。 出现这种情况,千万别硬扛。 长时间的呕吐和腹泻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时会引发更大的健康问题。 5.精神状态异常:嗜睡、烦躁 甲流患者中,有些人会表现出明显的精神异常。比如嗜睡、反应迟钝,甚至出现幻觉或极度烦躁。 这种情况在儿童和老人中尤为常见,说明病毒可能已经对神经系统产生了影响。 如果发现孩子高烧后精神萎靡,说话语无伦次,或者老人出现异常的烦躁、胡言乱语,就要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为什么有些人感染甲流后症状更重? 并不是所有感染甲流的人都会出现重症。 症状的轻重往往和个人体质、免疫力有关。以下几类人群,感染甲流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1. 儿童和老人: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病毒更容易侵袭肺部和其他器官。 2. 有基础病的人: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感染后更容易并发严重后果。 3. 孕妇:怀孕期间免疫力下降,感染后风险更高。 4. 免疫功能低下者:比如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 甲流的传播速度快,密闭环境中很容易造成群体感染。 比如学校、办公室、养老院等地方,往往是一人染病,全体沦陷。 中医怎么看甲流? 从中医角度看,甲流属于“温病”范畴,多由外感风热、湿毒所致。 中医治疗往往从调理全身入手,既缓解症状,也扶正祛邪。比如: · 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连翘等中药,缓解发热、咳嗽。 · 健脾益气:针对乏力、食欲差的症状,用党参、白术等药材。 · 止咳化痰:咳得厉害,可以用川贝、枇杷叶来缓解。 中医治疗因人而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写在最后 甲流虽说是“老对手”,但每年都有新变化。如果你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咳嗽、全身酸痛等症状,千万别硬扛,及时就医才是正道。 平时注意预防,接种疫苗,勤洗手、多通风,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 健康从细节开始,别让病毒钻空子。 今年的甲流高峰虽猛,但只要咱们做好防护,照样能安然过冬。 参考文献: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流感监测报告》 2. 《中华医学杂志》关于流感病毒研究的最新论文 3. 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预防建议 |
中奖彩站 8月15日,双色球第2024046期开奖,一等奖井喷57注,单注...
2025年,一个完美的减肥方案将会是什么? 365站群 想必大多数人...
近日,重庆三一八医院接诊了一名中度焦虑症伴随轻度抑郁症状...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是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
在这个追求健康与美味并重的时代,代糖作为食品界的新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