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源网

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你的位置: 生命之源网 > 疫苗信息 >

健康趋势 腹内压——呼吸与运动之本

发布日期:2024-12-11 16:28    点击次数:56

如果说:“脑为髓海”,“脑为元神”,明确指出了脑与神志活动有关,“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解释了心与脑的于我们身体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之处就是我们的腹部,通过脊柱连接,沟通身体上下部。是控制我们呼吸和运动的关键节点。

365站群VIP365站群

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拥有一个流畅的身体,那么就需要先激活核心肌群。而要激活核心肌群,从而产生最佳的运动表现就需要腹内压的支持。核心肌群通过筋膜、骨骼、韧带相互连接,互相包绕,最终在腹腔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只要有密闭空间,就一定会有压强,而腹部的压强,就叫做腹内压。接下来请各位看官跟随我的思路来探究腹内压的神秘之处什么是腹内压创建腹内压需要哪些肌肉及组织的参与腹内压对于胸廓和下肢的影响理想的呼吸模式与异常模式自我训练及运动表现

足够的腹内压对于核心稳定性是非常关键的,由内到外的核心稳定性是由横隔膜正确地激活实现,只有由内到外的稳定才能稳定核心。

什么是腹内压?

腹压是腹部的压力的简称。腹压可由肌肉收缩时产生,主要是由腹壁肌及膈肌收缩使腹内压增高,就是深吸浅呼,膈肌下降,以维持腹中压力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由此促进血液循环和支撑躯干。如用力、咳嗽等均会增加腹压,一般腹压增高的话人的感觉主要是腹胀。

图片

腹内压就是腹腔的压力,正常来说正常值是0或者是接近0。 如果腹内压它出现增高的情况,那么患者就会得各种疾病,比如说像肝硬化、痔疮等。腹内压增高,一般来说是无法降低,我们只能进行控制。主要影响因素有心脏、气血、呼吸、及运动表现等

腹内压的组成:

人体的腹腔其实是个缺少骨骼支持的部位,从骨盆往上,一直到肋骨和胸骨的剑突,腹腔只有腰椎在独力支撑着,腹部的肌肉包括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这些肌肉都不是很强壮的肌肉,缺少骨骼的支持,其实是难担支撑躯干的作用的,但是身体健康的人,很少因为腹部没有骨骼的支持而弯腰驼背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功臣就是腹内压。

图片

腹腔

腹腔就像一个矿泉水瓶,顶端从膈肌开始,前有内脏器官、腹横肌,下有盆底肌和骨盆,后有腰方肌,竖脊肌。包裹成了一个密实的腔袋,可以随意的捏紧和放松。这个腔袋不仅仅容纳着许多重要的内脏器官,同时还维持着与外界相同的压力,使得躯干的这个部分在缺少骨骼支持下维持着核心稳定。

膈肌:呼吸是膈肌的运动

膈肌不只是腹腔的顶端,还是启动腹内压最开始也是最重要的部位,没有膈肌的配合,也就没有最佳的腹内压。

膈肌从上部看,有两个穹顶,右边的会更大一些,因为左边有心脏。心脏底止于膈膜中央腱,和心包来自同一原基。膈肌上上有三个孔,有两个孔穿过膈肌。分别是腔静脉(通过膈肌的呼吸收缩来帮助血液回流心脏)和食道(是食道裂孔疝的来源)。还有一个是主动脉,它不穿过膈肌,但是被绑在膈肌的后面,所以我们无论使出多大的力气,身体都会让血液流到身体底部。

膈肌收缩时,肋骨及穹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弛时肋骨及穹顶被动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少,以助呼气。以便满足胸椎足够的灵活性。

膈肌与其他腹肌同时收缩时,可以增加腹内压,完成排便、呕吐、分娩等动作。

图片

盆底肌

盆底肌是支持身体结构维持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在正常位置,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另一作用是运动控制,我们平时的呼吸,排便,甚至是生产的前后时期都需要盆底肌的精准控制。而一旦盆底肌受到损伤,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小孩子崩尿,孕妇的打喷嚏漏尿,还有些成人一紧张就尿急。这些都是盆底肌出现功能障碍的表现。严重就是盆腔器官脱垂。

图片

盆底肌可分为三层:

1、耻骨直肠肌

2、会阴盆底肌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3、坐骨海绵体和球海绵体。(可治疗阳痿,通常不做处理)

位于会阴筋膜底的末端,阴道后部和肛门前部之间。像个“吊床”一样处在腹腔底部,是人体最容易妥协的部分

弓状线:位于盆底肌的边缘、向下连接内收肌(大收肌、小收肌),再向下连接到脚踝内侧足弓。向上连接闭孔内肌,负责产后重建盆底肌。

腹横肌

 腹横肌居腹内斜肌的深面,起自下6个肋骨、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的外侧1/3段,肌束向前内方横行,移行为腹横肌腱膜,经过腹直肌的后面,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后壁,止于白线。作用:构成腹腔壁以保护腹腔脏器肌群收缩时,可增加腹内压以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和咳嗽;还能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

腹横肌在胸腔位置相当于筋膜,在腹横肌的外侧缘,腹直肌的内侧及前侧缘的筋膜。它在我们身体上像是一件束腰把我们的腹腔固定起来,当身体动起来时核心收紧,腹横肌会向中心收缩,使腹部肌肉拉平,保持紧绷状态。

多裂肌:

位于骶骨到第二颈椎之间的肌。较短,起自骶骨背面、腰椎、胸椎横突和第四至第七颈椎的关节突,肌束跨越二至四个椎骨后,止于全部椎骨,寰椎除外的棘突。

作用:参与脊柱背伸运动,保证椎体连接紧密,分配所受压力,控制脊柱后方的动力性稳定,既灵活又稳定。是脊柱最重要的姿势稳定肌

多裂肌和脊柱的骨骼和所有的背侧的肌肉都位于身体后侧区域,他们与腹腔区域的理想关节共轴位和理想的腹内压有很大的关系。当腹内压开始启动时,多裂肌几乎同时与腹横肌发起动作,由中心向身体两侧放射状分散发力。

腹内压对胸腔及下肢的影响

呼吸是膈肌的运动,以肋骨为起点,通过中央腱向下拉,把空气吸入肺部,胸廓向外扩张,膈膜向下拉肋骨,膈肌也负责呼吸时肋骨的的扩张。肋骨应该有足够的活动度,让膈肌能够收缩。

图片

它们不光与腹部有很大的关系,也与下方的腿相连(在弓状线下方,就是大收肌的位置)大收肌可以改变骨盆的位置。当大收肌短缩骨盆前倾,下肢的生物力线受到影响,股骨与胫骨呈现内翻姿势,导致足舟骨下降内侧纵弓被动拉长,造成扁平足。影响人的体态姿势。

理想的呼吸模式及异常模式

当我们观察呼吸模式时,主要关注的是腰椎的稳定。这个时候就要我们发挥想象,在我们腰部周围的肌肉像是一圈的救生圈,在身体的正面、背面和两侧都能看到近乎圆形的结构,且这种区域应该充满气体,用来制造腹内压。同时还需要观察肚脐运动的方向,肚脐应向前向下方移动的。

图片

图片

我们想要看到胸腔的下降,同时,能看到侧向的扩张,压力应该是像救生圈一样,从中间向两侧推的。理想状态下,如果能保持鼻吸口呼的呼吸模式,神经系统所受到的压力会更小,也更容易保持理想的呼吸模式。

理想的呼吸模式:从膈肌下降开始,然后是盆底肌上提,前侧的腹横肌和背侧的多裂肌。一但腹内压形成,就会有一个理想的环境,能够让髋部和胸椎做出动作。通过骨盆和肩胛骨创造的稳定性,来让膝盖、肩膀和肘部运动就会有最高效的动作。

异常模式

图片

“开剪刀”模式,胸腔向斜前方上扬,骨盆前倾是关节不共轴和腹内压不佳的重要指标。

1.胸廓与骨盆的轴心呈水平且平行

2.“开剪刀”胸腔与骨盆轴线呈倾斜(不平行

3.异常:胸廓在骨盆前方

4.异常:胸廓在骨盆后面

图片

降落伞

想要深入了解我们的腹内压需要一个最直观的例子

降落伞顶部——>膈肌

跳伞的人   ——>盆底肌

前侧的绳子——>腹横肌

后侧的绳子——>多裂肌

图片

降落伞打开时,空气会进入降落伞的下方,会有足够的空气在降落伞顶部,产生足够的张力。首先产生张力的是降落伞,同一时间,降落伞的绳索和跳伞的人都会变得非常紧绷,绳索前侧的腹横肌和后侧的多裂肌,人和降落伞之间就是需要增加腹内压的地方。如果降落伞没有产生张力,下方的人是无法安全的控制它的。这一切都需要膈肌先产生运动。

自我训练及运动表现

图片

居家自我训练的具体步骤:

躺下,屈髋屈膝呈90度,脚平贴在墙上微微向下拉,膝盖中间夹着球或枕头。右手伸直放右耳旁,左手拿气球。做鼻吸口呼模式,使骨盆后倾,尾骨离开垫子。下背平贴在垫子上。造成小腿后侧肌肉和大腿内侧肌群有出力的感觉,在整个过程维持目前的姿势。  接着用鼻子吸气,嘴巴吐气。  然后把舌头放在口腔的上壁,暂停3秒,并且不要让空气从气球漏出去。 

不要用手捏气球,维持舌头放在口腔上壁,再次从鼻子吸气。  

慢慢把气球吹大,左手帮忙扶着就好。  

不要让脖子或脸颊来过度出力(这是腹横肌和横膈肌的训练)  4次呼吸后,捏住气球,拿离开嘴巴,把气放掉。  

休息一下,然后重复4次。

这些动作可以在家练习,简单易操作随时可以进行。有助于帮助我们感知膈肌和盆底肌的对线对位,核心的收缩控制,达到放松脊柱间隙,缓解腰痛的目的。

运动表现

图片

我们身体的运动由大脑中的中枢神经系统所控制。如果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运动和发育会在适宜的生物力学条件下进行(功能性关节共轴),神经生理学和生物力学共同作用,任何目的性动作都与脊柱的稳定紧密相关,这是由发育早期就形成的程序决定的。

好的运动表现离不开好的动作、好的身体素质和好的专项技能,理想的训练姿势是产生好的动作的基础保障。

在DNS中,核心肌群被叫做ISSS(the integrated spinal stabilization system, 脊柱的整合稳定系统)具体包括多裂肌、深层颈屈肌、膈肌、腹壁肌肉和盆底肌,确保了适当的腹内压。在任何动作中,这些肌肉的激活都是自主的,这一功能对我们运动非常重要,它的受损会限制运动系统的协作能力,脊柱深层稳定功能不良是很多运动员损伤的表现。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汽缸”→腹内压。

当我们的身体在进行小范围,低强度的活动时,身体对稳定的要求较低。不此时腹内压的作用会较小;当我们的身体进行高强度的活动时,这时腹内压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只有当我们的腹内压保持在正常水平。脊柱始终处于中立位。我们的身体才能承受最大的负重。如果身体不是处在理想状态,也许还能完成一些身体动作,甚至在生理上的某一方面会有所提高,但是关节磨损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并且在相当短的时间之后,你就会发现身体所处的问题。运动效果不佳,肌肉的增长会带来肌围度变大。速度虽有提高,但是肌肉功能会造成关节的过载。降低力量输出效率和运动表现水平。这些不同的问题都会反映在关节是否共轴上。

此时主动肌和拮抗肌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整个系统的不同结构之间可以产生理想的交互作用。DNS利用运动发育学姿势中的特定功能训练动作,帮助运动员达到最理想的稳定模式, 保证好的动作输出。

关节共轴使力的传导更有效和均衡,同时能保护关节的被动结构,使关节传导更多的力,降低损伤风险,提高运动表现。

所以我们要时刻牢记,如果我们拥有一个理想的神经系统,意味着身体没有疾病,也没有经常处在压力之中。如果你能够感知并控制你的腹内压在中立位,那么你的身体将处于关节共轴位置。拥有最完美的运动表现。你还在等什么?快来感知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