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2022-11-30公众号《医林独啸斋》——严重下肢静脉曲张、腿部冰冷、头眩欲倒地三诊而痊,该医案发表后,在中医交流群内引发了讨论。主要涉及两个焦点:一是,如何有效地化解腻苔?二是,如何更好地使用黄芪人参? 本文是对第一个焦点的讨论。 佩韦:本案半夏白术天麻汤有效,自然有其效之理。只是思考有无更妥的诊治方案。提几个问题: 1、舌苔白厚的情况下,是否可以不用黄芪人参?尤其在服用后,头部热,似乎是黄芪人参升阳不当之故。 2、真武汤效微,是否为真武汤化饮但不治痰之故? 3、若从痰立治:桂枝茯苓白术甘草汤合二陈汤或更加南星,可否更妥? 琳达(提供医案的主治医生):您提的问题非常好,我其实也很困惑。她的舌苔一直都白厚,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临床症状,我曾经试着专门去化她厚腻的舌苔,但总是化不干净。包括这次九剂治疗后,她的舌苔还是偏白偏厚,我又给她按平胃散的思路开了三剂,吃完后舌苔变化不大,请教下老师们,后面咋办才好? 另外,补充一点:她的体质确实偏虚,很劳累。农村妇女,年轻农活干得多,生孩子后月子里没啥吃的;更年期的时候月经量超大,平时也很辛苦。 南极:月子里保养不慎,吃不好穿不暖而诱发的病,治疗周期一般都比较长。 就目前而言,用锅底的火,去融化灶台上的积雪。患者体质已经明晰为上热下寒的厥阴症候,那么少少的在下焦加火,配合化湿浊的法子,即可改善这个体质。给下焦补火的时候,兼顾津液,不令其伤损即可。 佩韦:本案患者,舌苔白厚有裂纹,痰湿夹杂津伤。先治痰湿后治津伤可;亦可用燥湿互济法,一并治之。 南极:本案患者,确实有精血的不足,这个可以从别的症候侧面看出来。这里头加甘寒滋润津液的药物,是对治其上部的燥热。眼睛干燥,这是眼珠子缺乏精血的滋养,故取润药以滋润之。 其实,裂纹舌,未必皆为津液伤损。我曾经用五苓散、藿香正气散等方剂,分别治愈过裂纹舌。患者从小有这个裂纹,裂纹合上之后甚为惊讶诧异。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365建站图片 玩玩:舌苔厚,有几路: 1、湿气:平胃散系列,特点脉濡; 2、少阳:舌上白苔,小柴胡汤,脉弦; 3、痰:温胆汤等去痰系列,脉滑; 4、食积:保和丸等,大黄、莱菔子,脉实; 5、津液虚:地黄60克起步,脉细或浮大; 6、太阴:理中汤+黄芪+党参,脉弱或右寸塌陷; 7、膜原:达原饮。 观:关于白腻苔,我的体会给大家汇报一下。早先用附子理中丸+五积散、温胆汤等都不行;泽泻汤用后干净,但过不久又恢复原状;黄芪桂枝五物汤用后干净且持续时间长。 也就是说,白腻苔的根本是气虚造成无法运化水液,不能一直在标上拨弄,所以化解白腻苔不单是见什么就去什么。同样,黄腻苔厚苔其它各种等,都应该存在这种情况。 南极:你说的这个情况,是另一种情况,其实与这个医案并不符合。 如果是浮阳不断外散,中焦被湿浊堵塞的病机,那么一点腻补的药吃进去,都会导致上边的浮热加重,下边的阴寒亦加重。然而本案实际情况却是,上头的燥热很好的消除了,腿部的冰冷亦解除,上热下寒得以缓解。 分析一个医案的时候,最好前后分析对照,用一个整体的思维去思考。不同的病机,有不同的处理模式。 南极:比如观老兄说的这个情况,其实我也发现过类似的。书上都说,舌苔厚腻寒湿淤积,不能补,一腻补,淤堵会更厉害。大家都这样相互抄来抄去,这个看法就成了真理。事实上当我们放下有色眼镜,去探求的时候,会发现并非全部如此。 有的时候,面对这种腻苔,正需要甘温峻补,不补不足以褪其厚腻。 再比如舌苔厚腻,多谓其水湿堆积。但是看我文章比较仔细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我对于这个情况是有个单独描述的——有的时候,舌苔厚腻反而是津液枯燥,体内津血板结的结果!越化湿浊,越发堵塞、枯燥、厚腻。大力回阴,厚腻即瓦解! 图片 观:我看过南极老师多起病例里,提到舌苔舌象的改变,都是因为对症施治后改善。老师并没有专门去处理舌苔,根本不触及那些专门用药。 观:无论什么苔都是标。标一样,但其形成的本不一样。 南极:因此,大家学习辨证论治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真正的辨证的思维!脑子里不能只有一个病机场景,硬币有正面就有反面,要把所有的病机的应对方法都学会了,才能不会有漏诊! 南极:倘若有一个病机没学会,那么该病机的患者,你就治不好,甚至是误诊。 我发觉,可能有的朋友对经典的学习不太充分,以至于习惯性的常常用“上热下寒中不通”的惯性思维去处理所遇到的大部分疾病。此种症型只是诸多症型的一种,而不是一切疾病都可以用这种思维去套用。想要学习辨证论治,一定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呀!多看古籍,朋友们! 南极:观老兄由于有自身的体会,所以认识就深刻了一些。如果被一些教材上说的“厚腻苔不解,补气药就不能用,否则越补越不通”的论断束缚,那么可能这个厚腻苔就得伴随他一辈子了。 正气与邪气,是一个进退胜负的关系。仲景可从来没有说,非得把邪气祛除干净了,才能补。否则当归芍药散证,水湿那么重,用那么多茯苓、术、泽泻,怎么还能用当归芍药呢?不应该先单用利水剂,等水湿没了再补血呢? 图片 Jeff:关于厚腻苔,我的经验是:寒热并用。我一般用桂枝汤合理中汤,黄苔呢,芍药多点;白苔呢,理中汤比重大点;气虚表虚呢,明显加黄芪;痰湿水饮严重呢,加半夏茯苓陈皮厚朴等,香砂也可以考虑;效果都不错。 南极:李东垣的医案:范天騋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升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南极: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芪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甘温,除湿补中益气;泽、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躁也。 上李东垣医案,患者痰湿淤堵,中焦不通得非常重,同时胃气虚弱特甚。半夏白术天麻汤,绝对不是一个腻补方。仔细阅读李东垣医案,自然明白。
图片 佩韦:东垣时期,舌诊应该还未流行。“痰唾稠粘”并不能推导出“舌苔白厚腻”。舌苔白厚腻与痰湿水饮之间,似无必然联系,部分痰湿水饮并不见得表现出白厚腻苔,如此应该不忌黄芪人参。例如:防己黄芪汤、黄芪桂枝苦酒汤等。然苔白厚腻与黄芪人参间,却有不得不说的关系。 南极:好角度。半夏白术天麻汤一方,有半夏苍术燥湿,泽泻茯苓分利,配合神曲、橘皮等药物消化积滞,所以患者可以有厚腻苔的。当然,没有厚腻苔,只是舌体胖大水滑即可用之。虽然东垣没有把舌象记录下来,但是组方是完全顾及到中焦积滞的。所以即便有厚腻苔,理应不是禁忌症候。 ![]() 窦沛义:这个证看着有吴茱萸汤的部分症候啊? 南极:是的,吴茱萸汤证有时候与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部分症候有重合之处,如剧烈头疼、眩晕、欲呕吐等……关于吴茱萸汤与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鉴别,大塚敬节有一个有趣的医案。收录于《汉方的特质》一书,是大塚敬节晚年的医案,也是佩韦老师推荐我阅读的,读来受益匪浅。 窦沛义:胡希恕老师对吴茱萸汤的使用也见地颇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前几天,我遇到了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士。 他跟我说起自己的苦恼...
脑血管病作为目前全球公认的三大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疾病之一...
一直以来对于长期喝咖啡有益健康还是会损害健康的研究都有很...
刘大叔去年体检时查出糖尿病,正当焦虑得长期服药治疗时碰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心脑血管疾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