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本证经证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图片 总提要:本节都以咽痛为主诉,都以经脉局部病变为主,毕竟少阴经脉循过咽喉,疼痛部位主要是喉咽部位为主(如图所示),口咽(咽峡)部位也多见,除了第313条完全为风寒夹痰闭阻经脉外,其余三条都有一定程度的少阴经脉的蕴热,其中310为阴虚浮火,311为风寒蕴热,312为痰饮局部蕴热,但其热都不甚,故不至于以与清泻之法,而是从局部经脉论治,用药也比较简练,此证和后世白喉有一定联系,但不可等同。 310、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提要:本条为少阴阴虚,经脉浮火所致咽痛下利,但阴虚与浮火皆偏轻。 注解:少阴为病,素阴液不足,虚火下趋,则可下利便略稀薄,或肛门稍有灼热感,并同时因为阴液失于上荣加之虚火上灼经脉,可导致咽喉干痛,或有音哑,或稍见胸闷心烦,或见口舌溃烂生疮,久久不愈,当补养其阴,甘润清补,以猪肤汤主之。 311、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提要:本条为素阴稍不足,受风寒后,寒郁经脉而热生,导致经脉不通营气而咽痛。 注解:少阴为病,如素稍有阴液的不足,导致寒中经脉后,过了一段时间,容易化为局部的郁热,阻滞经脉,营气不痛而导致咽喉疼痛略干,当与甘润清之,与生甘草一味即甘草汤主之,如因气郁明显,宣发之力不足,服后不效者,或兼咽喉略有堵塞感,当兼以宣利上窍,加一味桔梗,桔梗汤主之。 312、少阴病,咽中伤,生疮⁽¹⁾,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提要:此条似热证,然非弥漫热邪所致,而是局部痰湿郁火所致,并有阴不足的底子,故主以酸敛润补。 释义: (1)咽中伤,生疮:并非简单的咽部被划伤而为病(当然这种情况也可演变为本证,而用本方治疗),此症指的是咽喉后壁或扁桃体可见溃烂或白膜脱落,多肿而不红,影响发声,为局部热证,而真正弥漫的热证多见咽红肿溃烂或伴出血,并有其他热证,注意鉴别。 注解:少阴为病,素阴不足而有浮火,并蕴痰湿,受风寒后,痰湿聚而热生,局部之热伤及咽喉经脉营分,则咽喉溃破,或见白色脓点,咽喉肿甚,但色淡红,喉咽连及声门,故可导致发声异常,甚不能言语,沙哑十分,发不出声,其舌不红脉不数,热在局部,当润清敛火并用,与苦酒汤主之。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提要:本条则纯以风寒夹痰闭阻经脉所致咽痛。 注解:少阴受风寒为病,素痰湿偏盛,风寒夹痰闭阻经脉,营气受阻,不通则痛,咽肿不红,或兼轻微表证,可有咽喉疼痛,并且初起程度可比较重,当散寒通经治之,与半夏散及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苦酒汤方 半夏十四枚洗破如枣核 鸡子一枚去黄 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等分 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分析: (1)方歌: 猪肤汤 斤许猪肤斗水煎,水煎减半滓须捐, 再投粉蜜熬香服,烦利咽痛胸满痊。 苦酒汤 生夏十四枣核开,鸡清苦酒搅几回, 刀环捧壳煎三沸,咽痛频吞绝妙哉。 甘草汤 甘草名汤咽痛求,方教二两不多收, 后人只认中焦药,谁识少阴主治优。 桔梗汤 甘草汤投痛未瘥,桔加一两莫轻过, 奇而不效须知偶,好把经文仔细哦。 半夏散及汤 半夏桂甘等分施,散须寸匕饮调宜, 若煎少与当微冷,咽痛求枢法亦奇。 (2)主治证候: 以咽痛略干为主诉,或兼音哑,鼻流清涕亦觉干燥之外,咽无明显红肿,并无其他突出证状者;或胸、咽自觉有些嗌塞,或微咳欠畅; 或甚则咽中破溃,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微发热,咽多淡红而肿; 或并见下利便稀,咽喉干痛,口舌生疮,溃破不愈,胸满心烦,甚至可有出血,舌红少津,咽略红且干; 或自觉微有恶风发热,咽痛较重,或痰涕稀白而少,咽肿而色不红。 (3)方药病机: 病位:少阴经脉,阴分,上窍而咽喉为主。 病因:风寒,痰湿,阴虚,浮火,郁热。 病机: 因少阴素有阴不足,热易上浮,局部经脉阻滞,或有郁热,或津不养,主要表现于少阴所主之咽,所谓一阴之结,而以咽痛略干为主诉,或兼喉咽受阻而音哑,并多兼风寒影响表气宣发,则有鼻流清涕亦觉干燥,但由于其热只是浮热阻滞于局部,故咽无明显红肿,且并无其他突出证状;或兼表气不宣比较明显,而影响到上焦肺气,兼胸、咽自觉有些嗌塞,略有气逆或微咳欠畅; 或兼风寒夹痰,壅滞咽喉,郁热伤及营络,而导致咽中破溃,生疮,多肿胀明显,喉咽受阻,不能发声,兼郁阳微有发热,虽有热伤其络,但非弥漫邪热所致,热源痰湿,并在局部,则见咽多淡红而肿; 或阴液不足比较明显,虚火可下趋则可见下利便稀,可上炎加之津液不足导致咽喉干痛,或生疮溃破,如影响心胸则胸满心烦,甚至扰血脉而可有出血,阴虚比较明显而见舌红少苔,火热不明显则见咽略红且干; 如纯为风寒夹痰阻滞经络,而无热者,见咽痛,而轻微风寒束表而微有恶风发热,或痰阻肺气见痰涕稀白而少,因有痰湿为风寒聚集,则见咽肿无热而色不红。 综上所述此证为:素阴不足,火易上浮,或风寒郁热阻滞少阴经脉,上窍咽喉不利; 或兼上气不宣; 或为局部郁火伤及营络,阴略不足; 或为阴虚火浮; 或为风寒夹痰,闭阻经脉,营气不通。 方论:此五方为仲景治疗局部之火,治疗咽痛证的几大法门,且药简而力宏。 甘草汤者与一味生甘草,清火养津,并具解毒之功,火散则经脉通; 桔梗汤为上方加桔梗一两,轻以宣发上窍,清火兼以宣气,郁火发之,并可排脓; 苦酒汤主以辛散酸敛,并以清补,以敛疮护津清火; 猪肤汤则主以润养少阴阴液,并清浮火; 半夏散及汤则可通经散寒祛痰并举,以通咽喉; 总达通经回津之功,或并散郁火,则上窍咽喉得安。 药解: 本节上文未列出的药物为猪肤和白粉,但仲景时代著作未有对猪肤功用的记载,而白粉则实际为白稻米粉。 白粉:“味甘,微寒,无毒,主除热,益气。”(《名医别录》) 甘草用生者,除了益气生津外,还可清火解毒,并可缓急以止痛,为一药三用; 配以桔梗轻用,可开宣上窍,通经散郁,轻取以取效,更助散火通经,兼以排脓治肺痈; 站群论坛猪肤则具备润养少阴阴津和清散浮火两大功效(甚至可入血分),加之白蜜益气补阴,及炒米粉护中生津,则可全功; 半夏则可化痰降气,配以桂枝则通经散寒,并散风寒夹痰之阻滞,更加炙甘草益气延效、甘以缓急,则可温通经脉以之咽痛。 苦酒【醋】味酸。温。无毒。主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名医别录》) (4)注意事项: 煎服法: 猪肤汤先用猪肤即去肥洗尽之鲜猪皮,以水2000ml,炖煮较长时间,取1000ml,去药渣,汤中加白蜜200ml,及入锅炒香的白米粉100ml,二者混入汤中搅拌,分6次温服,此类方每次服药时最好少少含咽之,下同。 甘草汤入生甘草一味二两以水600ml,煮取300ml,去药渣,温服140ml,每日服2次,而桔梗汤则为上方加一两桔梗,也以水600ml,煮取200ml,去药渣,分两次温服。 ![]() 苦酒汤方煎煮十分有特点,取以一鸡蛋开口,去黄留蛋清,放入适量白醋及十四小枚半夏(大者放不下,或可以分瓣),再把以蛋壳方在刀环中(现在可用架子代替),放置火上,煎煮时间不可过长,以防蛋清煮熟,令之三次沸滚则可,去药渣,少少含咽服用,如不差,可继续服药三剂,仲景与蛋壳煎药或取凤凰衣兼有收敛之功,现代煎煮法多是先煎煮半夏与醋,在兑入蛋清搅拌。 半夏散及汤就是一方两种用法,为散者各别捣筛,之后混合为散,服药时以白饮调和方便吞服,每次服1.5g,1日3次。若因咽痛不能吞散,则为汤,以水200ml,先煎七沸(十分钟以内),再内散3g,更煮三沸,取药远离火源令药稍凉,少少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句或为衍文,但仲景所用半夏只是与开水烫洗几遍,其毒性确实未尽,虽可以为散,但也要小心,但本方用汤剂的情况更为多见,而在受煎煮后,可消除半夏之毒,故不用过于担心,与三药等量煎煮则可。 禁忌:咽痛情况众多,如果为阴虚偏重,或为实际的热邪灼伤所致,则此几方不可与之,当细心鉴别,同时注意饮食,不吃过凉过热或辛辣之物,以防伤及咽喉,还有要注意的是苦酒汤酸涩腥臭,虽效果显著但味道令人难以忍受,当用时应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 图片 本注水平有限,如有问题,欢迎各位直接后台联系本公众号,互相学习,一起变强。 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三个月前,我还处在“什么时候饿了什么时候吃”“能凑合就凑...
都说要相信央视的审美,事实也如此,毕竟央视的审美得到了一...
中风,医学上称为脑卒中,是一种由于脑部血流突然中断而引起...
站群论坛 退休后儿子也工作了,我的时间多了起来,重新开始规...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1、喝粥 站群论坛 从饮食习惯看,长寿老...